首页

女王调教论坛

时间:2025-05-27 20:33:04 作者:鼓励实行2.5天休假!10余省份明确 浏览量:24580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3月25日会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26日。

  相关消息一经发布,关于“地磁暴”的话题多次登上各种社交平台热搜。

  一些网友还表示,大地磁暴给自己身体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那地磁暴到底是什么?真的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吗?其实在去年12月1日左右也爆发过一次地磁暴,一些天文爱好者还在北京观测到了极光。。。。。。今天就一起来聊聊!

去年12月1日网友拍摄到的北京极光。图片来源于微博

  呼唤洪荒的太阳风: 极光与地磁暴的产生

  极光是什么

  要想知道地磁暴是什么?首先要来讲讲大多数人熟知的极光是怎么发生的。

  极光是一类发光的空间天气现象。大量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也称作太阳风)在进入地球磁场后,多数被磁力线集中偏转到磁极周边并下落,当它们与高层大气(100 千米或以上)的粒子碰撞后,大气粒子获得能量而被激发或被电,当这些粒子回复到初始基态或复合为中性粒子时,部分释放的能量会以可见光形式发出。

  由于当前磁极也均位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附近,因而这类发光现象集中在高纬度地区(尤其是环绕磁极的“磁纬度”较高地区,这里也被称作极光带),极光也因此得名。

太阳高能粒子流(太阳风)对地球周边区域/地磁场相互作用的示意图

  为什么极光会有不同的颜色?

  极光的缤纷颜色与不同的大气粒子和发光过程有关,也处在不同的高度。

  如最常见的绿色极光,是氧原子被激发到激发态后,较短时间(1秒内到数秒)回复到基态时发出的光,通常在100~200千米高;而红色极光同样是激发态氧原子回复后的发光,但这一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数十秒到百余秒),期间一旦与其他粒子碰撞将损失这部分能量而无法发光,因而红色极光最主要在粒子密度更低、高度更高的层面相对常见(约200~350千米)。

  通常而言,由于高空能发光粒子较为稀薄,红色极光的强度相较绿色极光偏弱,但由于极光带在我国以北数百千米甚至更远,我国北方能看到的极光高度角都较低,加之地球表面的弧度、地形等遮挡,因而对于我国北方等中纬度地区,反而高度较高、强度相对较弱的红色极光更容易被看到。

  此外,蓝色为氮原子激发/电离后发出的光,但氮原子更难被激发电离,它出现的频率也不如红/绿色极光高。

极光高度和颜色的关系,以及我国在内的中纬度地区可视范围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地磁暴是什么

  而这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主要起源自太阳大气最外层——日冕层。日冕层温度极高的同时物质极其稀薄,此时物质以带电的等离子体形式存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带电粒子被封闭的太阳磁场所束缚,难以成规模地逃离,但有两类情况下,它们会顺利喷薄而出:

  一是日冕存在较稳定(持续数日)的特定结构,如冕洞这类温度较低、磁场线较为开放的结构,带电粒子流会在这里成功逃脱太阳磁场束缚,形成冕洞高速流;

  而比其更为剧烈的,则是强烈太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耀斑爆发)引发的异常磁场扰动,导致磁力线出现局部开放,此时这些“磁场缺口”处更容易出现带电粒子流的快速喷薄而出,并形成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后者往往会引发更显著的磁暴。

  去年12月地磁暴期间太阳的远紫外线波段影像图。图中右下部分的暗色区域正是温度较低、磁力线较为开放的冕洞,它对高能带电粒子流的产生和最近的地磁暴与极光活动有一定贡献。图片来源:美国航天局(NASA)下属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

  当CME对应的高能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范围后,会使地磁场压缩变形,并将大量带电粒子注入磁层区域,引发磁层环电流急剧变化;而由于变化的电流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这一部分带电粒子流会给地磁场额外附加一部分感应磁场,这额外附加的部分就被称作地磁扰动,其中较强者会称作地磁暴。

  所以地磁暴和极光是这些太阳高能粒子流影响的两面,可以通过监测地磁暴事件的强度预报极光的强度。

  通常而言,越正对地球、速度越快的 CME,会产生越强烈的地磁暴;而 CME 也具有不同形态,通常以 CME 两端夹角衡量,完全成环(360°)者被称作晕状 CME —这类通常是正对地球、速度极快的 CME 事件,往往会引发强地磁暴事件。

  电·磁·光的交织: 地磁暴对生活的影响

  地磁暴除了直接反映地磁场的剧烈扰动,也代表着高能粒子流冲击地球高层大气。

  在这类大地磁暴活动时,磁极附近的高纬度区域地面会因为磁场的快速变化进一步激发感应电流,并对当地电网等产生一定干扰,此外高纬度区域地磁导航、卫星导航和低频无线电波导航等方式等也会受到明显干扰。

  由于高能带电粒子流增强,部分带电粒子会深入极地平流层而让这一层面电离辐射增强,对经过极地区域的航班飞行也稍有影响。

  而根据研究数据汇总来看,单次极地航班飞行时遭遇的剂量为2.5~4μSv/h(上限在太阳活动高峰时达到),虽然这是天然本底辐射(约 0.2μSv/h)的12~20 倍,但如果只是作为普通乘客的每年数次飞行,即使时间较长、在太阳活动高峰期间飞行,也远低于安全电离辐射剂量阈值(建议普通公众为每年1000μSv,而职业工作者为每年20000μSv),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但对于常年工作在极地航线的机组乘务人员,部分研究认为总辐射剂量可能接近安全阈值,也需要更多研究确认。

  在大气层之外,高能粒子流和地磁扰动同样对空间站、卫星的电气元件工作、飞行姿态等产生影响,在轨航天员需要注意。甚至对于部分低轨道航天器而言,由于运行区域大气密度稍大,地磁暴期间可能出现大气密度进一步升高而阻力增大,影响航天器轨道变动甚至提前坠落,这些都是需要防范。

  而以本次大地磁暴级别的事件,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中纬度地区日常生活,如电子器件、通讯、飞行航班等,都不会造成任何明显影响。

  对于更多普通人而言,目前并无充分证据表明地磁暴对身体状况存在影响。较强地磁暴对普通人最直观的体验,则是在高纬度区域(准确而言,是磁极周边的磁纬度较高区域)更可能看到绚烂极光,且随着高能粒子流向赤道方向扩张,不少中纬度地区,包括我国北部也能看到极光。只是前文已经提及,我国北方的极光视角较低且较为暗淡,必须在足够空旷、能避开城镇灯等光污染区域,如果纬度不够高,在城镇里是很难见到。

点击进入专题: 关注大地磁暴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海南三亚上万民众“龙抬头”节祭海祈福

不久前,孔祥菊在公园锻炼时不小心摔倒,智能手表马上响起电话,提供监测服务的一家医养中心医护人员立即实时问诊。当天,医养中心护工便上门回访,再次为她检查身体状况。“有了这个智能手表,我安心,儿女也更放心。”孔祥菊说。

(经济观察)外资机构密集上调中国经济预期,称首季增长超预期

具体而言,SHEIN加注“优先处理、优选资源、优质服务”三大举措,即加快优质商家培育,为优质商家提供专属客服对接,享受优先上新及申诉优先处理等权益,并通过增加上新额度、专属流量扶持、营销活动支持以及延长新品虚拟期测品等手段全方位助力优质商家销售增长,在最长月结的基础上SHEIN还将进一步缩短结款周期,提升商家资金周转利用率和综合经营能力。优质商品可享受更快速上新,额外的流量曝光和营销活动权益,优质商品所在的店铺会有品质店铺标识,享受商品价格保护。

港生浙江学艺 冀借鉴越剧“出圈”经验推广粤剧

“让干部群众的精力真正花在干实事上”“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几乎在每次部署为基层减负之时,习近平都同时强调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

文脉华章|玩转古今“奥运”,中华体育文化一脉相承

汾渭平原:11月下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中,16—18日,区域大部受冷空气持续影响,部分地区伴有降水过程,扩散条件有利,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山西中东部及南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轻度污染;19—21日,区域大部气压场转弱,扩散条件逐渐转差,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21日山西南部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22—24日,区域大部受均压场影响,湿度增大,扩散条件较差,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陕西关中中东部、山西南部部分城市23—24日可能出现中度污染;25—26日,陕西关中地区和山西西北部受槽后西北气流扰动,扩散条件改善,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山西中东部和南部受风场辐合影响,扩散条件较差,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27—28日,区域东部受冷空气活动影响,扩散条件较好,空气质量以良为主,西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29—30日,区域大部气压场转弱,扩散条件一般,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

人社部:引导企业规范用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维权

据伊朗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月29日,伊朗帕尔斯1(Pars 1)科研传感卫星由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搭载,于俄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并成功进入距地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